今日,饿了么在微博热搜“宣布加入外卖大战”后正式启动“饿补超百亿”计划,标志着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美团-京东-饿了么”三巨头混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不同于前两日刘强东化身骑手送餐引发的“Boss直聘”式营销,饿了么此次以“不打口水仗,只发真福利”为口号,将竞争焦点转向骑手权益保障与算法改进,试图在存量行业中开辟差异化竞争路径。

游侠网1

  饿了么的“百亿补贴”并非单纯的价格战。4月25日,饿了么与骑手代表签署《2025年度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率先取消超时扣款处罚,并承诺恶劣天气自动触发补贴,确保骑手每小时最低收入不低于25元。这一举措直击行业痛点——此前美团、京东虽试水“零佣金”“社保补贴”,但骑手超时焦虑与配送时长压力仍是痛点。饿了么更进一步推出AI助手“小饿”,通过语音交互、路线改进、热力图解析等功能,将骑手日均配送效率提升15%。数值显示,新规实施后上海试点区域骑手日均休息时长补充20分钟,但收入反而提升12%,检验了“正向激励”模式的可行性。

游侠网2

  与此与此同时,饿了么宣布五一期间将在温州、天津等9城启动“致敬城市小蜜蜂”活动,每日为前1000名进入工会爱心餐专区的劳动者免费提供餐品,将竞争维度从流量争夺延伸至社会责任层面。

游侠网3

  这场补贴战背后,是外卖行业逻辑的深层变革。饿了么CEO韩鎏在内部信中坦言:“百亿补贴不是终点,而是重构服务生态的起点。”随着即时零售行业规模突破3万亿元,单纯的价格战已难以为继,饿了么试图通过“骑手收入保障-AI效率提升-客户服务升级”的三角模式,在美团的规模壁垒与京东的资本优点间寻找突破口。这场战争的胜负手,或许不在于谁家红包更大,而在于谁能真正破解“算法困住人”的行业悖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