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DeepSeek的爆火,前两年在互联网上有点“降温”的人工智能,再次成为今年的大热门事件。
说实话,对于咱普通网友来说,和AI聊天无非就是把它当作树洞倾诉一下情绪;
又或是是玩点抽象逗逗乐子。
不过最近,或许是由于本土化的DeepSeek更加适合中国宝宝的体质,AI又流行起了一个新的用法——
“赛博算命”。
具体的操作方式挺容易的:
在对话框里输入一串网上找的指令,再将自己的具体数值填进去,随后AI就能给您生成一份看起来很专业的八字命理报告。
对于生成的报告呢,不少网友都觉得算得还挺准的。
毕竟算命这回事儿说白了也就是照着书里教的素材推算,用AI演算,说不定还比某些半吊子的“算命大师”来得准确。
甚至由于这波AI算命的热潮,大伙都开始疯狂购买DeepSeek推荐的转运水晶——就连卖水晶的店家都没想到,今年的开门红居然是AI带来的。
不过,随着参加赛博算命的网友越来越多,DeepSeek也开始逐步露出一些端倪:
譬如有网友发现,当他每次在新对话中问同一个难题,AI每一次的回答都不一样,似乎并没有那么准确。
并且不但不准,根据一些有命理知识的网友试验,他发现AI连八字的基础数值都没算准,更别说后续地解析。
甚至还有人算出了一些碳基生物根本就看不懂的高科技逆天改命方式。
——这下可真是“赛博看命”了。
假如说“AI算命”是让网友们走向“玄学”的一条路的话,那么最近的一些“AI短视频”,则更是把大伙往“玄幻”的方向指引。
去年国内快手旗下的AI视频软件“可灵”推出以后,不知不觉间,已经可以看到越来越多AI制作的离谱短视频,出现在大家眼前了。
就比方说一直能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的“AI猫咪做饭”视频。虽说看起来离谱得没边儿吧,但全局却没有什么大的破绽,让大伙看得是津津有味。
真·猫饭
来源:抖音 猫了个咪
不过,尽管笔者年轻的一代对AI视频有一定的辨识能力,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这些视频的逼真程度,可能真的就让该群体对此深信不疑。
像是这类小猫做饭的视频,就有大批忠实的中老年观众,该群体对视频里的素材深信不疑,不相信身边亲人对视频的说明,并且还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
而最近互联网上更是出现了不少“AI孙子”的短视频,这些“孙子”们用略显僵硬的笑容和电子声音甜甜地叫着“爷爷奶奶”,老年人们一看到就乐得合不拢嘴——
已经不难想象,当有心人开始利用AI捏造明星或是是亲人的形象,那么这类群体该受到怎样的欺骗了……
不过事实上,自从AI技巧出现以来,被虚假的素材欺骗的事情,就已经成为常事了。
且不说上面这些亲眼所见还会被欺骗到的AI视频,就说咱们最常用到的AI文字工具,它也频繁用虚假消息来迷惑咱们。
比如有网友利用DeepSeek来给辅助给自己的论文写探讨评述,推论发现生成文字中的参考资料,全都是瞎编的。
不但如此,前段时间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些“80后死亡率突破5.2%”的假消息,也引起了一阵中年人的社会性恐慌。
后面研究了才发现,事实上专业的死亡率是以千分率来计算的,而这则消息,是有人使用AI得出的虚假推论,随后再传播到互联网上的。
像这样的事情,如今有一个专业术语,叫作“AI幻觉”。
容易来讲,就是AI有时候会生成一些看起来很真实,但又是彻底虚构的假素材。
要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本人觉得第一可能是数值库里的资料并不润色,但AI又必须做出回答。因此它就编造出一些看起来可信度很高的假数值来蒙混过关——俗称“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还有一个缘由,本人想也可能是互联网上本身的数值鱼龙混杂,AI并没有分辨真假的能力。再加上稍有个词用不准,AI就会进行不当的理解。因此这种情况下提供的素材,自然也就是假数值了。
说到底,AI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个辅助工具,用得怎么样,还得是看使用者本身的想法和能力。
因此说,随着AI在咱们生活中的角色越来越重,以后在浏览数值以及使用AI的时候,咱们也得长点心,学会分辨数值的真假。
——毕竟,假如真的出了什么岔子,那AI肯定不会给咱背锅啊。
评论(0)